当前位置: 主页 > 建筑案例 > 建筑作品 >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6-02-19 17:12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德国哈威公司是一家移动液压系统及零部件制造商,该公司于2008年发起了一场设计竞赛,为公司在风景优美的巴伐利亚州阿尔高和阿尔卑斯山边缘的农业区设计一处新的生产中心,最终Barkow Leibinger建筑事务所在竞赛中胜出。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由于期间经历国际金融危机,项目被迫延期,在此次延期之后,50000平方米规模的项目被简化,并在有限的预算条件下于2014年如期开发完成。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该项目构思成一处“绿色工厂”,四个生产车间围绕中心的庭院布置,形成风车的形式,中央庭院周围分布着办公、会议和自助餐厅,并且拥有朝向南向和阿尔卑斯山的广阔视野。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风车的组织形式为工人带来了望向周边美景的良好视野,并且能够降低建筑物在周边环境中的体量感。单坡屋顶形式模仿了附近阿尔卑斯山山峰和峡谷的地势,活跃了建筑形式,同时由金属板、玻璃和槽型玻璃结合在一起沿立面延伸下来的幕墙形式,也打破了千篇一律的传统工业建筑的“大方盒子”形式,与我们在工业区和路边常见的大部分工业建筑所不同。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建筑的“四叶”风车组织形式能够折射出了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和工序。这环形的生产工序从原材料运进最东边的车间开始,到预加工、生产、表面处理、装配,直至运送。这种建筑形式提供了好的朝向、灵活性,将来生产发展扩张的可能性和良好的光照条件。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位于中心位置,由预制混凝土构成的中央体块作为生产车间的补充,围绕在庭院周边。中央体块包含有与车间直接连通的办公区域,设置在楼上的会议室和自助餐厅,以及将阿尔卑斯山美景尽收眼底的室外露台。北侧是建筑物入口,拥有相似的功能配置,并且还有大厅和行政办公室。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并降低成本,车间的大跨度结构梁和屋顶金属三明治板都是预制加工的。机械系统和网格状结构体系的整合形成了可以灵活布局的建筑平面。单坡屋面朝向北方,为车间提供了自然光照,同时朝向南向的不透光的一面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另一个可持续发展措施是热量回收系统,它可以将机械产生的余热回收到中央制冷制热系统并加以利用。此外,电力和制冷由一处天然气热电站提供。整栋建筑只使用LED照明,同时生产产生的废水全部通过蒸发器重新整合到生产之中。总体而言,通过高效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拥有优秀热工性能的墙面,该墙面由三层玻璃和半透明绝热材料(槽型玻璃)构成,对能源消耗的需求超过将近40%。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该工厂是灵活性和一系列建设系统的范例,提高了工作环境,并且改善了生产产品的工艺流程。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图纸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总平面图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平面图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二层平面图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A-A剖面图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B-B剖面图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节点图

风车形式的德国哈威工厂

↑图解示意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Barkow Leibinger 项目地址:德国,巴伐利亚州 主建筑师:Frank Barkow, Regine Leibinger 建筑面积:50039.0平方米 年份:2014年 摄影:David Franck, Ina Reinecke 项目团队:Martina Bauer, Natascha Bauer, Frederic Beaupere, Aki Nagazaka, Ruwen Rimpau, Morihide Seki, Jens Wessel 建设团队:Lukas Weder, Matthias Anke, Franz Brunnert, Ulrich Fuchs, Johannes Gestering, Michael Johl, Henrike Kortemeyer, Arne Löper, Mathias Oliva Y Hausmann, Andrea Hronjec, Ruwen Rimpau, Morihide Seki, Antje Steckhan, Jonas Troescher, Tim Unnebrink 项目管理:Ingenics AG, Ulm 建筑工程管理:Höhler + Partner, Aachen

结构工程师:Dobler GmbH & Co. KG Planungsbüro, Kaufbeuren

暖通空调和水管设计:Albrecht GmbH, Kammlach

电气设计:Christian Kaindl, Nandlstadt

节能设计:Rögelein + Partner Ingenieure GbR, München

立面设计:Priedemann Fassadenberatung GmbH, Berlin

建筑物理:Müller-BBM GmbH, Planegg

景观设计:Stefanie Jühling, München

翻译:建筑学院-杨海洲

*本文来自于

ArchdDaily

,由『建筑学院』翻译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