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业界热点 > 建筑话题 >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字号+ 作者:monster 来源:未知 2017-08-15 09:30


[温馨提示: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1973年 Ricardo Bofill 发现了一个废弃的水泥厂,这是一个来自世纪之交的建筑物,包括超过30个的料仓、地下廊道和巨大机房的工业中心, 地下管道有4公里长,机械设备间保存良好。这是他首次与水泥厂接触。
 
水泥厂建造于加特罗尼亚的工业化时期,建筑类型属于乡土建筑。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工厂改造前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工厂改造前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工厂改造前
 
当你站在这个建筑前,你会发现眼前犹如万花筒般绚丽。这个废弃的工厂像极了未来空间的构造,俨然是超现实主义的集成。它是不一样的视觉艺术传达。你很难想到,这里竟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工厂改造后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工厂改造后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改造后成为了RBTA总部
 
这是一栋具有争议的建筑,有些人评价它超现实主义矛盾的楼梯设计,像是通往绝境一般;也有人评价它巨大而无用的奇怪比例背后充满不均衡的张力。
 
Ricardo Bofill 认为他将空间抽象化的表达,好像在说建筑本身是破碎而原始的。粗野主义在不连贯的处理和材料使用中发挥出魔力。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超现实主义空间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无限向上的阶梯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房顶,远处是Walden7集合住宅
 
Ricardo Bofill 深深的被这个充满矛盾与暧昧的场所吸引,于是很快决定将工厂买了下来,将它改造成里卡多·波菲建筑事务所(RBTA)的总部。他保留了这座建筑粗旷的外表并加以修缮,可谓精雕细刻。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改建工作历时多年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手绘草图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立面图
 
为了使迄今为止被隐藏的形态可见,改造进程从对部分旧结构的拆迁开始,犹如混凝土被重新塑造。一旦空间已经被定义,就开始着手清除不必要的混凝土并将其用绿植覆盖,这一过程是让建筑适应新的设计。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建筑一侧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建筑结构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植被顺着墙壁向上生长
 
改造过程中八个料仓被保留,改造为办公室,模型实验室,档案馆,图书馆,投影室和一个超大空间的“大礼堂”,用于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展览、音乐会、文化活动等。
 
这个综合体矗立于葱葱的花园中。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繁茂的植被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多样的植被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生长于自然环境中的建筑
 
当完成对建筑主体的改造后,Bofill开始考虑设计绿化,他希望绿色的植物能够自然的自下而上的爬到建筑的屋顶。茂密绿植将会给这座神秘的混凝土“废墟”注入一种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绿植的选择上Bofill使用了桉树、棕榈树、橄榄树以及含羞草,保障了植物生态的多样性。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隐匿于植被中的建筑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花园小径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郁郁葱葱的花园
 
Ricardo Bofill 在改建水泥厂实践中发现,形式和功能必须是分离的,所谓分离是指关联度低。 Ricardo Bofill 认为如果建筑师具有足够的创造力和技能,形式不一定被功能所约束。
 
Ricardo Bofill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没有停止过对工厂的翻新,这座建筑仿佛如同是Bofill的自传书,时刻纪录着他生活的点滴。Ricardo Bofill 住在这里,也工作在这里,他发现在这个场所里他的精力更加集中,更具创造力。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Ricardo Bofill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工作间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卧室
 
在工厂的上部,Bofill将一个巨型水泥浆改造成为一个会客厅。完美的立方体与连贯的弧形窗相搭配唤起了人们对乔治·德·基里科形而上学的一种想象。
 
“本土,不朽,粗放与概念”,Bofill是这么评价这个体积庞大的客厅。位于一层的开放式厨房与餐厅融为一体。他的设计理念是为家庭聚会使用。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连贯的弧形窗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客厅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室内一角
 
与其说水泥厂是Ricardo Bofill的家和事务所,不如说这里是他的“乌托邦”或者是“桃花源”,与世隔绝。
 
Ricardo Bofill的工作间位于一层一个简易的空间内,然而4米高的天花板以及太古色的白墙和地毯并没有丝毫压抑感。工作间面朝花园,有自然光线的照射,他的工作间并不像开放工作室那样的复古。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Ricardo Bofill的工作间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工作间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工作间
 
水泥厂高挑而宽敞的工人活动区域被改造成了会议及展示厅。Bofill在原貌的基础上并没有做太多的变动。混凝土的原貌与略有锈迹的表皮保留了工业美学。他希望这些可以隐约映照出当年这个建筑所体现的功能。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10米层高的空间,会议及展示厅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会议及展示厅内混搭了高技派家具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会议及展示厅
 
Ricardo Bofill说,“在这里你会发现一个平行世界,那是在工业革命的年代,空气中弥漫着蒸汽机的味道”。
 
在这里人们很难辨认工作与休闲,生命在这里有节奏的波动。究竟,这是怎样一种感觉?无比期待2月的实地体验。:)【文末有彩蛋!】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Ricardo Bofill 亲笔,签于10月
 
 
翻译/Kevin  编辑/Monster
图 / Courtesy of Ricardo Bofill, Richard Powers
本文为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 以上 -
 
*关于Ricardo Bofill
一战中被遗弃的水泥厂 却被他改成了西班牙版桃花源
西班牙著名建筑师,享有“建筑鬼才”之美誉,在他年仅 24岁时便创建了集建筑师、诗人、美术家、音乐家以及数学家于一堂,并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波菲建筑事务所(RBTA)。 
 
1975年因设计完成集合住宅“Walden7”一举成名。他将加泰罗尼亚传统技法融于现代设计中,其最初15年作品,大多带有地方特色。里斯本的Saldanha大厦1998年荣获年度最佳建筑奖;Donnelley大厦在1990年-1996年期间获得年度房地产开发奖(1993年,芝加哥太阳时报)及最佳新建筑奖等十余项大奖。除了建筑设计外,里卡多·波菲尔在学术上成就显著。曾撰写《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等论著和评论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