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业界热点 > 建筑要闻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7-05-23 07:27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2017年5月14日,“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在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作为同济大学110周年校庆重要学术活动之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6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论坛以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为主题,特邀国内外位著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及学者,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建筑与结构的密切合作,实现性能与美学融合的建筑作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1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全体嘉宾合影

        本次论坛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宁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主任钱锋教授分别致辞。

        李振宇院长回顾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65年来的四个发展阶段,简要讲解建成环境技术中心的工作职能,明确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三系一中心的发展模式,热烈欢迎在场师生,并祝贺上午设计论坛的顺利举办。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教授致辞

        李翔宁副院长对本次论坛的学术价值和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代表与会嘉宾学者和全体师生对建成环境技术中心的成立和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通过回顾建筑学历史,从国内外教学模式的角度,阐述了建筑与结构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3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宁教授致辞

        钱锋教授作为建成环境技术中心主任,对全国各地赶来参会的各位师生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通过讲述自己几十年来的在大跨建筑方面的教学和工作经验,为此次设计论坛中结构和建筑的关系探讨拉开帷幕。钱锋教授表示,建筑和结构的关系存在于各类建筑中,一个好的建筑师需要处理好建筑与结构的关系,需要准确把握建筑和结构的协调性。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4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主任钱锋教授致辞

        上午9点,设计论坛在袁烽教授的主持下有序展开。在论坛开始前,袁烽老师通过多个建筑案例对“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理念进行了讲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建筑与结构的合作方式与演化历程。

        随后嘉宾发言正式开始,第一位发言的嘉宾是来自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谢亿民教授。谢亿民教授通过悬链结构、三维受拉结构和三维受压结构等各类结构的研究案例,为现场的师生讲解了渐进结构优化法(ESO)以及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BESO)的基本原理,并以圣家族大教堂、卡塔尔会展中心、上海喜马拉雅中心等多个时间项目为范例,阐述结构与建筑的合作应用。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5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杰出教授谢亿民现场发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6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杰出教授谢亿民现场发言

        随后发言的是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副教授Corentin Fivet。Corentin教授致力于开发创新的图形设计工具,使设计师能够将形式与结构整合在一起。在现场发言过程中,Corentin从Reduce和Reuse两个关键词展开,深入讲解了几何的拓扑优化问题、结构与几何的关系问题以及结构可视化探索历程等结构与建筑之间密切关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7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副教授Corentin Fivet现场发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8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副教授Corentin Fivet现场发言

        上午最后一位发言嘉宾是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朱竞翔老师。朱老师以Robert Maillart、Heinz Isler和Jurg Conzett三位结构工程师的研究发展历程为时间轴,指出结构最初不是关于受力的研究、而是建造、分层、搭建,整体联合等过程性工作。随后通过自己在结构与建筑方面的多个实践项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建筑与结构问题,引发现场诸多老师的深入思考。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9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朱竞翔老师现场发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10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朱竞翔老师现场发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11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朱竞翔老师现场发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12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朱竞翔老师现场发言

        在上午嘉宾发言结束之后,现场迎来了讨论环节,三位发言嘉宾与王骏阳教授和冯路教授组成的讨论小组,就结构工程师与建筑师最有价值的合作点展开热烈讨论。其中王骏阳老师总结,本次论坛对结构与建筑的一系列关注点,不是让结构来取代建筑,而是让建筑师从整体上把控材料、结构、空间和施工的各项工作。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13 朱竞翔、Corentin、谢亿民、王骏阳和冯路现场小组讨论

        下午的活动论坛由章明教授主持,除了有序主持现场的论坛活动,章老师还在嘉宾发言前后,还紧扣建筑本体与论坛主题,对嘉宾们的发言分别做了简要的铺垫与评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14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章明教授现场主持

        下午论坛的第一位发言人是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张永和。张老师首先回应了上午在讨论环节中提出的问题,并通过回顾自己的实践项目,从折纸、钢桁架、钢折板桁架、悬挑、混凝土桁架和无梁楼盖等多种材料与结构体系的实践探索,来表达自己希望结构与建筑的教学合作能够共享课程,转化思维方式的美好愿景。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15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张永和现场发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16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张永和现场发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17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张永和现场发言

        在张老师之后发言的是来自东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郭屹民。郭老师将自己对于结构的认识,通过脉络梳理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分享给大家,并指出了反重力结构、可动的结构、建筑化结构和流体结构的演化,使得当前结构的文化性重新回归,结构的发展趋势逐渐转向轻、薄、复杂和透明等属性。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18 东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郭屹民现场发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19 东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郭屹民现场发言

        随后,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研究员孟宪川老师,以“材性的计算可视化对设计的影响”为主题,对材料性能如何转化为设计资源进行了深入探讨。以砌块拱的发展历程引出演讲主题,通过材性强度认知的5个阶段以及部分案例,对图解静力学和建筑设计的密切关系做出了精彩演讲。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20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研究员孟宪川老师现场发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21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研究员孟宪川老师现场发言

        下午最后一位发言嘉宾是上海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主持建筑师柳亦春。柳老师以“结构为何”作为今天发言的主题,引用维特鲁威、阿尔伯蒂、佩雷、柯布西耶和艾森曼的名言回顾结构在建筑中的位置,探讨结构与文化的关系。通过龙美术馆等多个设计实践,探索了结构与建筑之间的微妙关系,指出结构作为“空间的构件”、“力学的结构/架构”、“文化的载体/意义/象征”,建筑是链接心灵与土地的结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22 上海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主持建筑师柳亦春现场发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23 上海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主持建筑师柳亦春现场发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24 上海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主持建筑师柳亦春现场发言

        整个设计论坛在孟宪川、郭屹民、柳亦春、张斌、刘珩和李麟学几位老师组成的精彩讨论中走向尾声。其中,张斌老师讨论了字面的结构与现象的结构之间的区别和意义,他指出数字化技术限制了许多实践建筑师的设计自由度,赞同现象层面的结构意义,而非字面层面的结构意义。最后,王骏阳老师总结,在建筑学中讨论结构问题,是对当代建筑设计生产方式的不满,因为建筑师希望两者能够更好的融合,如今我们处在一个数字化与计算机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下,我们依然需要反思技术的发展是为我们带来了自由还是削弱了自由。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顺利举办

图25 孟宪川、郭屹民、柳亦春、张斌、刘珩和李麟学现场小组讨论

        至此,本次“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作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成立系列活动,完美落幕。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