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业界热点 > 建筑要闻 >

“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7-08-02 14:01

“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

说到王澍,大家可能并不陌生。这个没留过洋、有着传统文化情结、喜欢用传统材料的建筑师却在2012年一举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

他曾让700 万片回收旧砖瓦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屋顶上获得了新生;

他曾用30个被拆掉村庄里回收的,40多种600多万块废砖旧瓦作了宁波博物馆的基础材料;

为了做好南宋御街的项目,他要求半年调研、三年改建,甚至公然和杭州市委书记叫板。

获奖前,对于王澍的建筑,国内最多的是质疑之声,象山校区一期的楼宇甚至一度被认为是“最难看的建筑”。

“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

但是对于质疑声,王澍坚持做自己,他认为: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

对于建筑,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虔诚,他的作品,都带有一种灵性,既建筑的灵魂,他追求的是一种传统与文化的结合,他的建筑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民居、环境紧密融合在一起的。

1992年春,新一轮改革开放开始,仿佛遍地是钱。对建筑师来说,他们的好日子到了。但就在这时,王澍却选择了退隐。他还没有想清楚做什么,就不敢做了。

当中国的建筑师奔波于建筑时,他却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在思考,找寻真正属于自己的建筑。他向工匠学习,学着动手做事情,那是学校里没有教的东西。

正是这种思考与广泛的亲身实践、调查,王澍的建筑至今无人能够模仿,因为这是属于他自己的有灵魂的建筑。

“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

其实养孩子就像建筑师造房子一样,要的不仅仅是把房子建起来,而是应该让他有自己的灵魂。

普通的建筑群是可以模仿的,但有灵魂的建筑却是无人能够模仿的。

所以,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给他物质的养育,更要给予孩子精神的富足,让他的的灵魂充实起来。

我曾见过一个小姑娘,因为家庭环境富裕,从小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父母也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是因为工作忙,父母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尽管他们给孩子的物质条件很充实,但是孩子却十分叛逆。

在家里,一不高兴就摔东西,甚至把怒气出在亲人身上,和同学相处,也是傲慢霸道,说话尖酸刻薄,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和她做朋友,看到她每天浑身是刺的样子,我觉得她很可怜,因为她的精神世界是贫瘠的。

著名学者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

所以培养孩子,不仅是让她吃饱穿暖,更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

那么,一个有灵魂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一个有灵魂的孩子应该是懂得感恩的人。懂得感恩,便会善待身边的人和物,懂得体谅宽容。

其次,一个有灵魂的孩子应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视野和格局足够大,有自己的目标。有了目标,便会努力上进,追求最好的自己。

第三,一个有灵魂的孩子应该是有修养的。修养,是一种精神品味和习惯,也是一种源自内心的需求和表达,体现在个人的礼貌、谈吐、气质、风度,以及行为习惯上。

最后,一个有灵魂的孩子应该是有趣并且易相处。有趣便豁达,和有趣的灵魂相处,对方总是能够带给你更多的正能量,和你分享所见所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由,并且总是能够为了心中的目标勇往直前。

此外,一个有灵魂的孩子是具有质疑精神的人,一味的服从便会压抑自己的个性,从而失去自己的判断力。

王澍大学时的校长钱钟韩,他曾对学生说:“你们不要迷信你们的老师;你们的老师可能前一天根本没备课,你要认真准备的话,用三个问题一定会问到他台上下不来的。”可见他是鼓励学生要有质疑精神的。

“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

所以,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教会孩子感恩,教会孩子树立目标,教会孩子修养,教会孩子做一个有趣的人,同时,鼓励孩子要有质疑将神。

教会孩子感恩,父母要懂得以身作则,父母自己做到关心、感恩老人;关爱、感激他人,孩子自然会受影响。

教会孩子有远见,有目标,父母要从小教会孩子树立目标,引导孩子实现目标,同时多带孩子旅游,鼓励孩子与人交流,从而拓宽孩子的眼界。

教会孩子有修养,父母要躬亲示范。梁实秋先生曾说,就我们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方法就是读书。不妨与孩子一起多读书。

教会孩子有趣,父母就要发挥自己的幽默感,用爱和幽默养育孩子,孩子一定也会变得有趣。

同时,鼓励孩子的质疑精神,做一个有思想,肯动脑的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