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之森之冥想

字号+ 作者:monster 来源:未知 2016-08-11 16:37

那是在日本岐阜县,一个美丽的地方,他,面对一池湖水,如同天边柔软净白的云朵,漂浮在森林深处,坐落于群山之中,他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作“冥想之森”
早起下着微微的雨,天光像透着一层窗户纸,发着暧昧的光。阴天与雨幕,妙极,那张起伏如同波涛的屋顶,在微凉的空气中更加润泽与轻盈。仿佛要飘逝而去。这是我见到冥想之森时脑中一拂而过的想法。
 
冥想之森之冥想
九点半开馆,还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可以在馆外参观。
 
“馆”,是殡仪馆,在日本参观的诸多建筑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因为在参观之前,它就已经被赋予了悲哀,沉痛的浓重色彩。我对主观的情绪并不很在意,但这所建筑陈于眼前所表现出的宁静与超然,令我很想发自内心的感受一下,它的呼吸。
 
顺着沿山上行的道路,我向前走去。宁静,真的十分宁静,道路的一侧是山林,另一侧则是冥想之森正对的荷塘,此刻水面清圆无数,静观良久,竟不觉究竟是清荷还是涟漪。唯耳闻雨声或入水清脆,或落林窸窣,辨得分明。视听竟如此隐约梦幻,是拜引人遐思的建筑,拜恰到好处的细雨,还是拜感动澎湃的内心所赐?
 
冥想之森之冥想
一路无言,一路无解。
走至建筑物的后方,一片陵园。整齐,异常的整齐,干干净净的石碑,尺寸和样式略有不同,但都打理的很干净。在石碑前的平台上,多多少少的码放着些香炉和祭品。就像来日本以后,几乎惊吓到我的干净,整洁和有序的程度一样,这里存放着被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活人的思念。
 
每走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大柜台(当然是无人的),摆着水壶,木桶和浇水的木勺。“是给那些来扫墓的人用的。”我心里不禁想到那种画面,一家人安静的前来,认真仔细的打好水,洗净墓碑,摆放祭品,为逝去的人合掌祈祷,“我们在这边生活的很好,请不要担心我们,在那边也一定要快乐哦!”心里一定想着这样的话,然后收拾好打水的器具,归还原处,安静的离去。
 
冥想之森之冥想
 
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感受到强烈的震动,几乎要落泪,却最终干涸在眼睛里。
 
我的老家在农村,村人下葬的地方是一片略显凌乱凄凉的乱坟包,或破烂歪斜或精工细作的石碑,满坟的野草,时时刻刻觊觎着坟地中土地而偷偷越界的庄稼。偶尔的哭丧之声,稀少的人际,废弃的景象。那是一片为人忌惮,为人疏远的土地,里面深深根植着被强硬赋予的死者生命终结的凄惨和活人无法触及,无法梳理,无法追溯,无法言明的悲伤与恐惧。
 
那确实是一种恐惧。中国民间,素敬鬼神,此之敬者,来源于畏。而年复一年,我跪坐荒坟之间,心中之震动,从未震撼如此刻。
 
从陵园中复步行而出,穿过青草中的石阶,下行至池塘,我再次回头望了一眼陵园。它静静居于山坳,山间树木繁茂,蔚然深秀,蓬勃有接天之势,细雨之中,更显浓郁。心中忽而想到;座山迎水,灵秀之地,乍看不意,细思而知其然。
 
冥想之森之冥想
 
行至石阶尽头,我站在那片飞升的屋檐之下,眺望着延伸的池塘,口鼻之中充斥着潮湿而鲜嫩的味道,那是一种崭新而蓬勃的生命之息。在这殡仪馆的屋檐下,若说感受到了什么。宁静,超脱,飞升,归化,甚至是肉体终结,返璞归真,灵魂重返于孕育一切,包容一切的宇宙的那种玄妙,更甚有转化与新生的欣慰。
 
那么,有悲伤吗?也许是有的,一定是有的,人生于世,又有几人堪于离愁,淡泊生死?纵使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大仁不落于细谨,人心终是脆弱的,怎能不感伤于亲友之殇?
 
只是在这宁静梦幻,自在飞升的空间里,大家各自收拾起一番伤情,发乎情,止乎礼,将那心底的悲痛溶解于这安静祥和,引人遐思的场所中,因而微不可查罢了。
 
冥想之森之冥想
作者拍摄
 
时间到了,我绕回了冥想之森的正门。
 
随后的时间我在馆内长时间的漫游,虽说现在是参观时间,没有人和丧葬事宜,我尽可能在馆内寻找着平素人们在这里留下来的思绪。
 
在场馆中央的一系列房间形成了一个盒子,它像孤岛一般从地面上升起,墙面与地面之间圆弧形的处理非常富于有机生长的意向,其中所有的告别室,送骨室等都是统一的深色的墙壁,深色的天花板,灯光从天花板正中的灯箱和天花板与四面墙壁中间的缝隙中垂下,宁静,严肃,莫名的使人心情低垂。
 
冥想之森之冥想
 
这十分不可思议,这一系列房间生长于地面,远离那飞扬的屋顶,方方正正的,隔绝似的立于馆的中央,其中庄严肃穆,气氛低沉,而一旦走出那小房间,混凝土塑造的那曲线玄妙的屋顶,如同蘑菇的茎干一般柔和接入屋顶的立柱,和室内映射在屋顶上变幻莫测的黄色灯光,似乎使得适才沉重悲伤的心情突然被这奇艺轻盈的空间引向一个空灵玄幻,引人遐思的秘境。
 
仿佛生长的树木一般高低错落,融入顶盖的立柱,轻盈自在,有欲飞之势的屋顶,这一切似乎意味着什么,个人的生死悲切,瞬间被有关生命与死亡,人生与世界,光明与隐匿的哲思冲淡了。
 
而在此刻,大厅的尽头有一组沙发椅,面向整片的玻璃墙面,正对着池塘。在日本的这些天,“坐而观景”这种形式的空间真的是出现了一次又一次,在我心里这已然成为了日本古今建筑中一种强化到几乎等同于“民族风格”的存在。
 
冥想之森之冥想
 
首先在古建筑中,龙安寺中整个檐廊甚至是面对着枯山水的和室都有着暗示人去“静坐观景”的感觉,而在妹岛母亲儿时的住宅中,屋中最主要的和间面向的是连接成片的窗户,我想在这座古宅有人居住的时候,这些窗户在白天应当是打开的,不光是为了采光的需求,也是为了窗外如画的风景。
 
 
冥想之森之冥想
几扇和纸糊窗打开,窗外绿树掩映,枝叶攀附,蓬勃可爱,而于和室之人,想必欣然端坐,静而观景。在the Front Osaka,难波公园,岐阜媒体中心和小笠原资料馆等现代化建筑中更是频频出现。
 
冥想之森之冥想
 
面对精心营造的景色而布置的静坐空间,最为夸张的是知新馆,长长的一条高大的走廊,什么都没有,只有靠墙一排座椅,对面即是一整墙的多孔金属板,可以完全窥见外面的美景。这种“静坐观景”的空间如此频繁,以至于我不得不将它与日本的文化联系起来。
 
冥想之森之冥想
 
“静坐”虽是各有所异,但“美景”却都美丽耐看,引人入胜,看得出布景之人匠心独具,因而在这里观赏者可由“观景”转而“冥思”,“静而冥思”,这是一种非常“日本”的文化,有些类似于他们的“禅意”。
 
言归正传,这面对池塘摆放的沙发,大致亦是供人“静思”所用,在我模糊的记忆中,日本人眼中的“莲”似乎是一种与“彼岸”“极乐净土”相关的圣洁花卉,因此这一池的莲花,也许寄托着他们对彼岸人的某种祝福,遐思和美好的想法。
 
我似乎能想到人们来到这座殡仪馆的整个过程,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殡仪馆,在严肃低沉的告别室中沉淀,收拾自己的伤痛,来到“盒子”外面的大屋顶下,大家互相安慰,心情逐渐变得轻盈广阔,然后他们面对池塘坐下,心情逐渐变得澄澈起来,几乎有些蓬勃。“在那边要快乐哦,我们也会加油的”这么想着,心情宁静的走出去。
 
我不知道建筑师是不是这么想的,这条流线几乎是心情上,灵魂上的一个过程。此外作为一个讨厌的建筑学生,我几乎把我能去的地方全都摸了一遍,发现一些值得品味的细节。整座建筑都有着一种“出世”的气质,所以他为了保持这个完整性,将一些世俗性的东西都“藏了”起来,例如卫生间,自动贩卖机和公用电话,让我们以自动贩卖机为例画个平面图。
 
冥想之森之冥想
作者手绘
 
另外建筑中所有的连接部件似乎都特意做的非常的顺滑圆润,导致整个建筑一点也“不扎人”,非常亲和柔软。非常可爱的小细节,很暖人。
 
冥想之森之冥想
作者拍摄
 
在离开冥想之森的路上,有个姑娘说,我们每个人都像冥想之森的一根柱子,乍看毫不相干,但一直向上却是连接在一起的,姑娘说的很动情,我不禁也有所触动。
 
世上人来人往,冷眼相待,我们实在有太多的不相干,不同的容貌,不同的个性,但再深入一层,至于“人之常情”,则大家都是相似的,那么再深入一层,再深入好几层,会不会在某一层次上,我们是相同的呢。
 
质子的电子轨道与庞大广袤的宇宙中的行星轨道如此相似,人的灵魂中说不定也有着这样一个深度,大家都是相同,并且和宇宙中,和科学家们所追求的“最终规律”一般,存在着相同的律动,那也许是我们要花费一生去回归的秘境吧。
 
这样一座建筑,仅仅是一座建筑,竟然给大家带来了如此多的震撼与感动,以及人生的哲思,很难想象这些发乎内心的活动竟然能被一个特殊的空间调动起来,也许建筑设计上升到某一高度之后,它的升华就与建筑师的文化修养和人文情怀息息相关。
 
这样一座建筑,让我看到了建筑师,或者说日本民族的生死观。那是一种自我克制,情感秩序化的极限,收整自己的悲痛,节制的表现,不去打扰他人,也是一种广阔大气的对生死的看破与寄托,平和宁静,超然飞升,平静的送别逝者,并平静的面对终将逝去的自己。这之中有着一种令我难以言表,却切身体会到的淡泊广阔的气魄。这使我心中涌现出了对日本这个民族的敬意。
 
我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葬礼,也是至亲之人的葬礼。奶奶是回民,下葬是根据当地村民的传统,整个葬礼在我的印象之中充斥着数量惊人的亲戚的哭喊之声,阿訇惨淡的念经祷诵,我头戴白布,上前跪经。天色阴暗,小院拥挤,几十号脸孔泪水纵横,我内心麻木,双眼干涸。回想起来,那是一种浓重到几乎浓烈的悲伤之情,几乎不堪承受。在日本之行一路上经院长的“对比”点拨,中国一直居于反例,很抱歉我又加泼一勺冷水。
 
中国所留存下来的这种丧葬习俗,主要是一些民俗的,民间的习俗,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社会当中文化的分层是非常严重的,而这种“民俗文化”仅仅是一个阶层的产物,用它来指代中国的文化其实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
 
中国的文化是经历过浩劫的,现在有缓慢的回归之势,再加上全球化的大潮,“民俗文化”其实已经有所淡化。我想谈及的是那部分有所流失的文化,我想它应当比较接近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在古代有一个阶层叫做“士”,他们的思想就比较有代表性,可以来看看他们的“悼亡之情”。
 
苏东坡追忆亡妻,诗云:“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通篇是追忆与彻骨的孤寂,读来似乎能看到诗人孤独凭吊的光景,然而在我理解里,却是轻于生死,重于别情的,因此这伤感写来并不凄惨,虽有“千行泪”“肠断”等言辞,也不显得绝望。
 
冥想之森之冥想
 
若说我的解读有牵强暧昧之嫌,我们可以来看一个更典型的“士”的凭吊,《项脊轩志》中有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则可见一斑,年少时读到这句,竟觉字字惊心,几欲落泪。
 
笔者文辞平淡,无一字言伤,读来却是一片清孤,若要详言那别离之苦,恐怕连篇累牍,终不能及。然而作者却收敛节制于内心的伤情,半遮半掩,读者无意窥见,震撼无比。
 
冥想之森之冥想
 
古人崇尚情感的节制: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至于孔圣,则有“哀而不伤,威而不武”的训言相传于世。每思及此,这之中的克己复礼,宁静淡泊的诉求,和这“冥想之森”给人带来的冥思,竟然十分相似。
 
世人皆待己国文化如瑰宝。作为中国的建筑设计者,我们无论向世界还是向自己,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在那飞升的穹顶之下,人们逝去,离别,沉思,顿悟,形形色色,总不相同。那逝去的灵魂是否溶于苍穹,回归生命共同的本真了呢?远山蔚然深秀,莲池一一枚举,冥想之森,亭亭如盖。
 
文/赵心怡  图片/网络
在此感谢供稿者
本文为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以上- 
 
冥想之森之冥想
“世界之旅”成立于1999年,拥有国家特许经营出入境资质 ,是全国唯一的建筑、规划专业国际旅行社。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世界之旅
冥想之森之冥想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